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多年来,学校几经更名,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今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广阔,达到138.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3.77万平方米。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包括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以及先进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目前设有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在内的多个学院和学科部门。学校以船舶与海洋装备为核心学科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多个学术层次和类别。此外,学校还拥有多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四个学科群为牵引,构建了一个主体学科优势突出、通用和基础学科支撑配套、文管学科独具特色、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三海一核”(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信息工程、海洋管理)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在船舶与海洋领域的卓越实力,也展示了学校在核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这种独特的学科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专业选择和发展空间。此外,学校还设有多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这种综合性的学科设置和卓越的教学质量使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众多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荣誉。学校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多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重要军事科研项目。同时,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竞赛中屡获殊荣,展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实力。这些荣誉和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