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世纪学府。其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创立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学校独立建校于1953年,定名太原工学院,之后历经多次变迁和发展,于1997年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正式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不仅注重学术研究,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
学校拥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广阔,校园环境优雅。校园内设施齐全,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太原理工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有实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
学校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个门类,设有26个专业学院。学校的26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一流专业41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一流课程31门。
太原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国家级各类项目1818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各类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太原理工大学多次获得金牌和银牌,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此外,学校的竞技体育也成果斐然,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所获得过男篮、男足两项全国总冠军的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学校的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总的来说,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